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产业图谱
作者:Azoteq中国
图2.1 传感器系统设计课题
典型的“穿戴状态检测”应用需要区分电容测量值中非常小的差异,它因传感器尺寸和触摸与接近唤醒的特性影响而产生。
表2.1 不同穿戴状态检测应用的典型传感器尺寸和电容变化值
2.2 电容阈值vs系统总电容
表2.2 不同穿戴状态检测应用的典型传感器尺寸和电容变化值
图2.2 典型的实验室测试情况
图2.3 典型的使用场景测试——可能很容易在加热/冷却条件下显示250fF
3.1 面积和地线基准
接近传感器的最小推荐电极导体面积尺寸为:100mm²
图3.3 电池侧廓图显示了其中的非导电层和导电层(铝阻挡层)
图3.4电池壳对传感器电容的影响
3.3、屏蔽
根据图3.4,建议在感应盘和电池之间放置一个粗帽型网格化接地(hatched GND)屏蔽罩来最小化CBAT。
设计指南:
1.根据下一节提供的示例,评估所需的感应盘总面积(单位为mm²)。请注意,网格地(hatched pour)将缩短接近距离,这基于寄生负载的数量——请将其保持到最小值,以获得最佳灵敏度。
2.在相对的另一层铺网格地,并连接到IQS传感器相同的GND地线上。
5.调整网格大小参数,以得到所需的网格线宽在实际接地部分(GND)所占的百分比。
6.评估感应盘的形状,以使用适当的网格组模式(45°/ 90°/水平/垂直),这取决于哪种模式最能均匀地覆盖整个区域的感应盘。
7.在大约100mm²感应盘上,根据下列网格边缘所占百分比,应该提供可被接受的结果:
a.接地网格占比为7%——最大屏蔽,最高寄生负载
b.接地网格占比为5%——中等屏蔽,中等寄生负载
c.接地网格占比为3%——最小屏蔽,最小寄生负载
图3.2 从上到下:a. 接地网格屏蔽为7%;b. 接地网格屏蔽为5%;c. 接地网格屏蔽为3%
8.将接地网格的占比降到最小值,即使在跌落测试和其它电池运动诱发的使用/测试案例中,仍然可以成功地屏蔽传感器而不会误触发。
9.评估传感器信号在温度和长期激活情况下的稳定性。
3.4 传感器盘大小与接近检测距离的对比
图3.5 用于调整接近触发器距离测量的测试设置(类似于穿戴设备应用场景)
表3.1 测试用例检测传感盘的大小和布局,并获得最终的接近距离数据
3.5 放置位置和覆盖范围
图3.6 在采用双传感盘的典型健身手环中放置传感器的示例。
图3.7 在塑料件上放置天线图案的示例
3.6 材料
表3.2 典型的基底材料和用作各种传感器导体的载体适用性
3.7 温度
有关此主题的详细讨论,请参阅下一节。
3.8 防水能力
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具有复杂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可以密闭包裹电子部件的外壳,以实现防止或者阻挡水侵。
图3.8 存在保水性风险的超声焊接
3.9 水分
如果一款设计非常容易受到湿度变化的影响,或者对于一般针对不防水的设备,请参阅下一节讨论基底材料和吸湿影响。
例如,在耳罩中带有感应盘的头戴式耳机会增加受潮风险。在佩戴过程中,水分增加和水分保留通常会导致从头部移除耳机时,出现释放检测失败或显著延迟释放。
通过在对水分敏感区域的背面使用对水分不敏感的材料,如塑料印刷传感盘(LDS),即可避免这些影响。
4.1 长度和面积
图4.1 传感线路走线较长会使设计复杂化并限制性能,而走线较短则会简化设计并优化性能
4.2 地面效果和材料选择
表4.1 单层与相互重叠的多层走线——平面耦合
图4.2 平行板电容器参数
表4.2 以1mm²面积的双面平行板为例,观察到的常用印刷电路基底材料及其寄生电容贡献的典型范围
4.3 干扰因素
表4.3 平行共面与正交非共面走线交叉与耦合
4.4 吸湿性
当基板吸收了水分以后,就增加了材料的介电常数(εr),这转化为任何平行导电传感器板的寄生电容(Cp)的增加。
裸露的、未涂覆的层压板与涂有阻焊膜的板相比,具有更高的吸湿率。
表4.4 常用PCB/FPC衬底的典型吸水率
然而,湿度的存在仍然会影响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即使使用适当的基底材料和具有低吸湿特性的外壳。对于相对湿度含量的变化,用户与传感器板之间的空隙的外部变化仍然可以动态变化。下图显示了一个例子,说明湿度会产生多么剧烈的影响。
图4.3 基于VOPcPho的Al/VOPcPho/Au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与相对湿度的关系[p
5.1 选择器件
根据所需和提供的通道数量,来决定具体的IQS器件。
为实现穿戴状态检测功能,现在推荐以下器件:
推荐:预留2个通道(两个单独的传感器CX引脚)来用于穿戴状态检测。参见下面的“参考通道”实现。
5.2 最优化的设置
针对穿戴状态检测,现推荐传感器设置如下:
硬件优化对于量产的成功至关重要。建议在试生产和量产期间验证传感器的参数(乘法器和补偿),以限制性能的分布范围,并识别和隔离制造故障或设计缺陷。
5.3 参考通道——内部和外部器件参考(基于IC和布局)
图5.1 图示主通道和参考通道的走线方式,以得到类似的布线寄生电容
使用“感应”和“参考”通道的优点:
表5.1 传感和参考通道组合的典型案例
1 长期平均值(Long term average,LTA)是实际传感信号经过滤波后的平均值。
2 “LTA冻结”意味着当LTA被用作接近/触摸阈值的参考时,它不会被主动更新。通常,当达到接近阈值的时候,LTA将冻结。
5.4 参考通道——内部器件参考(仅基于IC)
当需要一个更简单和性价比更高的选择时:
在这些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不建议将上面提到的(基于内部温度的参考方法)来作为故障安全解决方案,因为一些设计更容易受到复杂的、动态的外部变化的影响,而这些变化IQS芯片无法准确的识别。
按照以下步骤正确地进行原型设计,即可为穿戴状态检测应用设计和评估传感器性能:
1.将IQS芯片放置在尽可能靠近传感器电极的位置(使寄生电容负载最小,减少走线暴露在噪声/环境变化中)
2.确定好可用的空间(即电极感应区域)和合适的材料来作为支架和盖板。
3.请根据本文档所讨论的结果来选择材料和感应盘尺寸。
4.在确定机械结构之前,反复打磨原型设计使其尽可能地接近预期的产品设计。
a. 使用Azoteq提供的工具对具体的设计和传感器操作环境进行调试(如评估相对计数(delta)变化、测量绝对电容变化、评估电池供电引起的信号减弱的影响)。
b. 在设计初期要进行环境变化测试,包括温度、湿度和机械运动等。
c. 在使用参考通道时,需要反复测试以确保获得适当的参考跟踪/阻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