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担忧——路透发布《年度媒体预测报告》(全文)文章网络广告互联网出版商播客

编译 | kewell 廖夏纬 李欣玮 黄超元 王茸 李磊

导读:日前,路透新闻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对24个国家的143位媒体人进行了调研,发布了《2017年度媒体预测报告》。短视频、语音、新闻机器人……媒体未来将会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尽在这份详尽的报告中。

此部分为路透社《2017年度媒体预测报告》(上)

关于作者

尼克·纽曼(Nic Newman)是路透社新闻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自2012年起担任路透社年度“数字新闻报告”的主要作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数字媒介顾问,与众多新闻公司在产品研究、受众研究以及数字化转型战略等方面展开积极合作。

尼克·纽曼是BBC新闻网站的创始人之一,在1997年-2001年期间担任世界版主编领导国际新闻的报道。作为产品开发部门的主管,他带领着数字新闻团队,为BBC新闻网开发了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以及互动电视应用程序。

致谢

作者感谢来自24个国家的143位数字新闻行业领导者们参与此次调查,聚焦关于未来一年里的数字新闻将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受访者来自世界一流的传统媒体以及一些新兴的新媒体公司。调查样本及回答对本报告中的若干议题具有指导性意义,并且在报告中数据的使用贯穿始终。应贡献者的要求,许多引用没有标注名称或组织。

作者特别感谢其他专家通过电子邮件提出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包括凯文·安德森(Kevin Anderson,前甘尼特公司执行官),保罗·布拉德肖(Paul Bradshaw,伯明翰城市大学),乔治·布鲁克和简·辛格(George Brock, Jane Singer,城市大学),达米安·拉德克利夫(Damian Radcliffe,俄勒冈大学),亚当· 汀沃兹(Adam Tinworth,数字顾问),蒂姆·韦伯(Tim Weber,爱德曼集团),凯文·海德,阿尔佛雷德·赫尔米达(Kevin Hinde, Alfred Hermida,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道格拉斯·麦凯布(Douglas McCabe,恩德斯分析公司),查理·贝克特(Charlie Beckett,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闻学论坛)和理查德·萨姆布鲁克(Richard Sambrook,卡迪夫大学)。

还要感谢路透社研究所团队的支持,包括大卫·利维(David Levy),拉姆斯·克莱斯·尼尔森(Rasmus Kleis Nielsen),安妮可·萨尔(Annika Sehl),阿莱西奥·柯尼亚(Alessio Cornia),理查德·弗莱彻(Richard Fletcher),安东尼斯·卡罗盖洛波乌洛斯(Antonis Kalogeropoulos),亚力克斯·瑞德(Alex Reid),丽贝卡·爱德华兹(Rebecca Edwards)和汉娜·马什(Hannah Marsh)。

与许多预测报告一样,阅读时需谨记对问题尤其是报告的细节之处进行仔细思索。报告中的任何错误,无论是事实性错误或者其他错误,作者都将承担全部责任。

本研究报告受谷歌数字新闻计划资助,并由路透社新闻研究所发布。

摘要

今年报告主要的研究进展将聚焦于探讨对飞速发展的技术的忧虑:技术将如何影响信息质量以及如何影响民主制度。唐纳德·特朗普的当选、法国德国的选举都展现了新的社交平台的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却持续走低。

具体阐释

新闻行业将进一步裁员和亏损。美国和欧洲的更多报纸会倒闭、缩减规模或者变成纯线上的。

出版商对Facebook Live反应激烈,因为初始投资已难以维持下去和货币化。

在消息通讯应用,聊天机器人和“会话新闻”艺术上将出现广泛创新。

更多的人将通过语音助理,如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和谷歌助理等与电脑进行对话。

随着Facebook推出社交和现场音频格式,进入音频/播客的爆发年。

随着对锁屏的争夺不断升温,移动新闻提示服务也将迎来爆发。

将有更多的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实验,但是对新闻而言结果继续令人失望。

网络战争随着政府和公民之间关于个人监控界线的斗争而加剧。

更多的政治家跟随唐纳德·特朗普,开始使用社交媒体来阐释问题、打破新政策,取代传统的媒介渠道。

在参与研究的共143位权威编辑、CEO以及数字领域的领袖中...

70%的受访者表示担心社交网络中虚假新闻和不准确新闻的传播将加强他们的地位,而...

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与过去一年相比更加担心媒体平台的角色

56%的受访者表示Facebook Messenger将是今年他们的站外计划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53%的人认为WhatsApp和49%的Snapchat起到同样作用

33%的来自报纸背景的受访者比去年更担心他们公司的财务可持续性状况 ; 只有8%的人不太担心。

1. 回顾2016

过去这一年极具历史意义,但却不一定总是积极的。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公投脱欧,欧洲数次遭遇恐怖袭击,阿勒颇(叙利亚城市)成为断壁残垣,大卫-鲍伊去世。这些重大事件都震撼了整个世界,而在这一年里,媒体自己也搞出了大新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媒体对于话语权急速减少、新闻判断失误、新老受众信任度都急剧下降的深刻反思。

数据1.1 - 大众媒体信任度,根据年龄段划分

对很多人来说,这些现象都是互联网腐坏本质的证据。新闻媒体是否被潮流和科技牵着鼻子走了?他们是否已经成为网上“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指网站内嵌的算法会通过用户的地点、历史纪录或搜寻结果来给予用户想要的或是观点一致的结果,使得认知过于单向,处于文化和意识形态气泡之中)”的一部分?

媒体是否已经忘记应该有真正的“人”去交流?但同样的分析也在提醒我们行业结构和经济上出现的衰退,特别是在大都市之外的地方,新闻学内涵是如何被蚀空的。

很多地方市场的纸媒广告收入都出现了10%以上的衰退,导致传统媒体兼并、裁员、倒闭的现象层出不穷。在过去一年里,科技巨头企业在网络广告营收中所占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在美国,2016年第三季度的同期网络广告营收增长对比中,谷歌和脸书占到了99%的份额。

在新的一年,媒体们都迫切需要找到赚钱的办法,并尽快从纸媒转型到数字,从网页转型到智能手机app和社交平台。

2016年逐渐明朗的趋势之一,就是这些问题不仅在影响传统媒体。我们在去年的媒体报告中也提过那些新媒体品牌的冲天市值可能很快就会回落,这种现象已经出现了。才融到1500万美元投资的Mashable网站裁员30人,数字媒体先锋代表Salon宣布了新一轮的缩减预算和裁员,即便是Buzzfeed,据称也大幅度调低了2016年的营收目标。

依赖脸书变化不定的算法是危险的(去年6月,很多媒体和品牌发布的内容都被降了权重),这已经在《每日邮报》旗下美国娱乐网站Elite Daily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了出来。这家网站的亏损翻了超过一倍,市值减少2500万美元,基本等于一文不值了。

不可避免的,新闻行业出现的这些灾难,以及假新闻和党派斗争新闻,都被不公平地怪在了脸书算法的头上。去年九月,《晚间邮报(Aftenposten)》的总编艾斯彭-埃吉尔-汉森给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脸书增加透明度和责任感,在审核内容的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脸书的某个算法,把普利策获奖图片当作了儿童淫秽照“和谐”,引来了争议。汉森在信中写道:“你是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编辑。”后来,脸书恢复了这张照片,但这件事也说明了电脑算法在人类文化的复杂精细面前也是很无力的。

扎克伯格一直坚称脸书不是一家媒体公司,但他手底下很多人显然已经开始提出疑问,这家公司的责任是否远不止于帮助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在年底,脸书终于开始招聘“新闻总监”。而谷歌也因为拒绝手动编辑搜索结果、去除不必要的自动填充结果而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重心转向分布式发布

在去年的报告中,我们认为2016年会是平台(站外)发布崛起的一年,而媒体商业模式和受众消费模式都会受到影响。脸书的“即时文章”去年在更多的主流媒体间铺开布局,而对于很多媒体都影响巨大的,是“分布式”社交视频以及谷歌的的AMP(Accelerated Mobile Pages:提高移动页面访问速度)技术的长足发展。

这些根据用户搜索结果算出的优化页面,仅仅是在去年2月推出的,但很快就为媒体的页面点击两作出了突出贡献。以下表格就是Verge网站制作的过去一年里通过AMP的“分销”的点击量占到了14%,超过了脸书的“即时文章”。

数据2.2 - Verge 内容点击量分布(2015-16)

苹果的iOS 10系统更新后,之前不受重视的新闻app改善了通知功能,夺取了很大市场。而对很多媒体来说,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CNN的页面点击量就从8月份的500万一下暴增到了9月份的3500万。2017年,这两个平台想必也会得到更多关注。

·直播与社交视频之年

新闻视频直播已经存在了20多年,但直到去年脸书直播的出现,才突然有了爆炸性的增长。脸书看重视频直播,斥重金(5000万美元)请来大媒体(包括Buzzfeed、《纽约时报》、BBC等)为其平台提供内容。

Instagram在2016年加入了直播功能,推特旗下的Periscope提供了360度视频直播,也把直播当作了公司的核心业务和营收重点。Snapchat的24小时“直播故事(Live Stories)”已经取得了成功,靠在一个特定地点的众包式(crowdsourced)集合做内容。

这一趋势的火爆,就是因为视频能引来更多关注(也就有更多广告),同时也是自我表达的新方式,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扎克伯格表示:“未来五年里,视频都会占主流。”而他也开始在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技术上下赌注。

在去年的报告中,我们强调了视频直播发展前景,同时也提出了这一趋势可能带来的道德困境。脸书在这一年里直播了谋杀、抢劫、ISIS组织的政治宣传和充满emoji表情包的战场前线。

·去年的预测

我们说过Snapchat会是非常值得观察的网站,因为他们一直注重创新,专注于用户。我们也预测到了专业制作的垂直和方形视频会有很大发展,但是我们没能预测到“圆形视频”和Snapchat眼镜的出现。

这种新型相机镶嵌在太阳眼镜里,变焦模仿人眼功能进行视频拍摄。而视频导入手机以后,还可以调整成立体和垂直视角。今年我们可能看到“圆形视频”成为新的风向标,也可能看到他们销声匿迹。但改名后的Snap Inc也绝对会是被谈论最多的硅谷企业,并准备在今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去年,我们还突出了智能机器人的上升趋势和会话新闻(conversational journalism

)的潮流。去年二月,Quartz网站令人惊讶地推出了自己的会话app,可以像机器人一样与用户交流。这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因为所有对话都是人为编写的,但却开辟那个新思路,让用户看手机新闻的交互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2. 2017年的重点潮流和预测

2.1 假新闻,算法和预防“过滤气泡”

假新闻已经不是新闻了,但正如马克-汤普森在其新书《毋庸赘言(Enough Said

)》里所讲的一样,“我们的数字生态系统已经成了扭曲、虚假新闻近乎完美的温床。”

数据2.1 - 脸书上关于大选参与度前20的新闻

夸大假新闻的数量也有危害。扎克伯格辩解称,用户在newsfeed里能看到的假新闻数量不到内容总量的1%,但美国大选确实暴露了假新闻和误导性内容早已是个顽疾。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人们的新闻来源都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而不是纸质媒体。有12%的民众把社交媒体当作重要新闻来源,在25岁以下的年轻人里,这样做的比例也接近25%。

但要解决假新闻泛滥的问题却很复杂,在充斥着党派斗争和两极化主义的时代,光是定义假新闻就很难——美国新一任总统自己就是个热衷分享假新闻的反例。脸书做为最大的社交网站,能否意识到自己手中巨大的媒体权力,并承担起责任?内容发布者们又将如何应对新一年的这些潮流?

1. 事实核查爆炸性增长

2017年,对新闻进行事实核查的服务和应用会得到来自慈善家、基金会等各种平台的大力支持。谷歌的DNI(数字新闻倡议)就正在支持一系列相关新闻服务,脸书也宣布计划,把事实核查服务外包给Snopes、《华盛顿邮报》和PolitiFact网站,再把其News Feed的内容也加入这种算法。

这些事实核查服务肯定引来争议,比如赞助来自何方?为何要赞助?特朗普的支持者会说这些核查为“左翼阴谋论”,他们必定也会设立自己的核查项目,专查政治对手和异见媒体。传统媒体也不会在这方面落后,毕竟事实核查能够增加自身的可信度。

等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涌现出上百种能够进行事实核查的浏览器插件或者信息机器人。伯明翰城市大学的保罗-布拉德肖就认为,我们今年会被事实核查自动化发展速度震惊:“战争最容易催生科技发展,而现在这些信息战争已经带来了增强新闻(Augmented Journalism),各家媒体和社交平台也都在开发工具,准备应战。”

“在世界范围内,假新闻都在威胁民主制度。在这种威胁下,新闻媒体不能再退守于付费墙之后,而是应该冲上前线,在供应给用户的新闻中大规模打假,在社交平台上,把消灭虚假信息当作紧急的仗来打。”

2. 平台和算法的改变

行业领先的平台已经开始在对抗假新闻上投入大量资源,他们清楚不能失去信用的底线,但同时也对未能直接参与媒体商业而感到急迫。脸书解决假新闻的问题在今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自动图片识别、机器人学习进步、更好的认证体系这些程序技术都在合作的路上了。

短期内,控制假新闻的首要办法还是惩处那些不靠谱的新闻来源,让用户能够更容易地举报假新闻(然后把这些信号融进核心算法,让那些消息源被迫降级)。除此之外,这些平台也在致力于让用户能更容易决定自己在新闻消息页看些什么。推特就推出了一个新的“静音”按钮,给了用户更多选择,让他们来决定看什么质量、类型的新闻。

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提到过这样的情况,普通人越来越“难以分辨真实和谎言,事实和虚构”,新闻媒体的可信度也在减少。平台的内容发布者也希望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或其他视觉信号能够改善这种现状。

3. 监管威胁和解决矛盾

德国的一些高级官员已经提出对脸书和新闻发布平台的假新闻进行罚款的政策,一条假新闻的最高罚款可达到50万欧元。这个政策实施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内容发布平台必然会对其高级编辑团队进行更谨慎地选择,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并积极响应要求。

所以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被俄罗斯总统普京支持的网站,又在抹黑民主进程的情况——特别是在前社会主义国家。捷克政府就打造了一个反假新闻小组,监控近 40 个在十月份经常发布关于移民的假消息和阴谋论的网站。

民主制度遭受的炮火越来越多,脸书新成立的“Head of News”在2017年可是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了。

4. 意外算法(Serendipity algorithms)

未来新闻服务的创造和推广可能会挑战我们的偏见,让你看到更多你不喜欢的东西。《卫报》已经推出了一个名为“煞风景(Burst your bubble)”的专栏,专门放一些推荐给自由派阅读的保守派文章。城市大学的简-辛格表示,“扎破泡泡”比看起来更难,因为“它本能地激发着我们的共鸣情感和信念,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其中。”

5. 选择高质量新闻品牌

这些形势变化也为现有的新闻媒体品牌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我们的新媒体领袖调查中,有70%的人都表示,他们的处境会更好,受众有品牌信任的需求,在如此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他们需要准确的新闻报道。

俄勒冈大学的达米安-拉德克利夫表示,相信一些受众会“越来越重视和珍惜高品质独立新闻报道的价值”,他也指出在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纽约时报》、ProPublica等媒体订阅率均有上涨的现象。

数据2.2 - 虚假/不准确新闻传播现象会否打击或增强你所在媒体的发展前景?

参与调查媒体人言论:“对内容发布平台施压,要求他们处理问题、推广信任度高的新闻源,是百利无一害。”“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高质量新闻内容的提供者。”“我希望我们的项目(一种新闻打假工具)能终于发挥一些影响力。”

有些人则指出,讨论假新闻可能会进一步伤害媒体的公信力,让人们不再愿意继续看新闻。现在这个时期,显然是媒体发展的转折点,人们的目光都会聚焦在新闻媒体和内容平台将如何应对信用危机。

2.2 重新定义出版者和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2017年,一个非常关键的议题就是讨论出版者和各类平台之间本已经很紧张的关系如何发展。调查中,46%的受访者表示,与去年同时间相比,他们对平台的影响力和角色更加担忧;9%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去年担忧。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出版者今年计划继续在Facebook上大力投资,在其它平台上的投资相比较弱。7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数字战略总体目标是在自身网站和第三方平台的内容投放上形成平衡;而只有2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主要把精力集中在自身网站和平台上。

受访者的话:

“令人欣慰的是,如今新闻业内人士已经发觉,他们不假思索的决策使得Facebook和其他平台不断发展,却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该是重塑这种关系的时候了。”

“GAFA(谷歌、苹果、脸书和亚马逊)一方面让媒体接触到了更多的、不一样的用户,但是另一方面使得媒体信息个性化推送的职能受到挑战。”

许多出版者对于从Facebook那里得到的经济回报并不满意,尤其是对即将出炉的视频变现。至少一家出版商撤出了Apple News之后,消费者数据的获取问题也变得热门起来。Facebook针对夸大用户的使用时间道歉一事,也使得数据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谷歌AMP将内容冠以谷歌自己的URL地址,使得许多出版者对于内容的归属问题产生不满。但尽管如此,平台积极的一面也受到了充分的肯定,即在一个社交媒体、移动客户端主宰的世界里,这些平台依旧是接触用户的重要手段。那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变得平衡一些呢?

具体猜想:

1. 出版者的回击——打造自己的平台

一个叫做Schibsted的北欧的出版商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平台用于投放内容和广告,力度在规模和流量上能够和Facebook一较高下。初期只有Schibsted会使用自己的平台,但随着发展公司会和其他的媒体合作,与其它媒体伙伴共用平台。在中国,“并读APP”已经开始聚合不同出版商生产的内容,并且加入了类似Facebook那样的内容推荐算法,帮助其聚集了大约1000万的活跃用户。Axel Springer旗下叫做Upday的安卓应用也佐证了这一潮流。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人们会看到更多出版商所有的新闻聚合平台。

2. 平台斥巨资打造内容

这一趋势的先行者就是Facebook,它已经支付了140多家出版商以启动自己的视频直播业务。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平台也不断谋求发展。高质量的内容在提升用户忠诚度和吸引注意力方面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最终可能只有最有名的出版商能够获利。随着“打断式”的广告逐渐被淘汰,Snapchat其类似平台会新型的盈利方式,比如直接支付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模式在韩国已经实践起来,Naver每年要向出版者支付4000万美元,这笔钱主要来源于搜索和其他的网站收入。韩国的政策法规也确保了小的出版商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3. 合并风

利润率降低、网上新闻供应泛滥导致合并势在必行。为了抗衡科技平台,通过新科技收益,出版商要扩大规模。而规模又意味着出版商要在不同的平台间运作,所以可以期待电视与纸媒的融合,管理者也要重现审视媒体所有权和多元化等问题。同时,风险投资自由流入创业媒体公司的时代也要终结,因为大量的广告收入都流向了科技平台。

2017年不少出版商的心情是平和的。24%的数字公司领导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他们如今更加公司财政的可持续性;在报纸行业中,这一数字是33%。只有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如去年担忧。以订阅为主的公司对未来似乎更加自信——但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荷兰等国靠广告为生的公司对未来却更为悲观。广告商和各类机构逐渐都把钱投入价格低廉、受众有针对性的平台上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谷歌和脸书凭借实用的广告体系,吸收了大部分的广告收入。

1. 会员费和读者支付

今年我们更多听到的将不再是付费墙而是会员费。去年,卫报花了大部分时间重新思考其商业战略,今年将会通过扩大全球的会员规模而提高收入。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付费模式的企业来说,这种转变更加值得强调。华尔街日报的首席创新官表示:“我们发展的一个主要战略就是会员费制度。”这不仅适应于数字媒体,也适用于纸质媒体。2016年第三季度,华尔街日报丧失了21%的广告收入,纽约时报的这一数字为18%。经济学人副主编表示,数字广告将在2025年全部消失。由于出版物上的广告预计今年会继续缩减,新闻机构需要:1. 从现有的消费者中得到更多的收入;2. 说服新用户购买服务;3. 提供新服务。

2. 数据、用户忠诚度和个性化

出版商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能够把匿名的网页浏览者转化为忠诚的用户。只有通过了解用户,媒体企业才能像Facebook那样提供相关的、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最终将其转化为收入。今年,媒体企业将在数据、用户划分、内容推荐方面大量投资(62%)。并且促进用户注册并登入(52%)。

3. 手机提示与锁屏争夺

2017年,很多出版商的注意力会转向手机提示。一项针对于数字企业领导的调查显示,69%的受访者表示2017年他们将继续在手机新闻提示方面做改进。随着手机变成了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更多的出版商意识到必须要创造更多种类的手机提示,将读者引导至手机应用或是网站。出版商正在组建精良的队伍研制新的提示方式。Twitter预计在2017年推出其全面地私人订制的新闻提示服务。

我们的报告也显示,新闻和体育资讯是最受欢迎的推送,但其面临着来自私人信息、购物、游戏等方面的竞争。

卫报、Mic等一直在研究向锁屏界面推送多媒体信息,最近在苹果和安卓系统都已经得到实现。这类信息包含表格、数据可视化,至是视频。很有可能的是,安卓和苹果系统的消息提示平台会和Facebook的即时推送、Google的AMP,Facebook Messenger,Snapchat Discovery享有相同的重要性。要将锁屏界面开发为内容的门户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但是直到今天,功能的便利才逐渐达到了期待的标准。

今年的另一个重大关切是关于反广告软件。eMarketer预计今年反广告软件在美国会继续增加24%。同时一些手机浏览器会默认拦截广告,将继续风靡很多亚洲国家。为了增加收入,许多出版商将此作为一个机遇,来推广会员费制度和订阅。许多新闻应用会甄别这些拦截软件,屏蔽内容。但同时也提供付费的无广告的选项,供读者自己选择。

5. 推广内容

今年对于出版商来说一个比较热门话题就是讨论广告模式从呈现到植入这个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卫报花费巨资投入推广内容,BuzzFeed,quartz表示推广内容占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由于一些内容是专门定制的,因此这也让很多出版商的可信赖程度大打折扣。

让人尤其感到担忧的是,Outbrain,Taboola等程序推荐的第三方连接。由于由用户投诉这些链接涉嫌钓鱼,或是有不雅内容,一些有名的出版商已经逐渐撤销这类推送。2017年,这个趋势会更加明显。

6. 新生报纸或杂志

政治和社会的波动、新科技的成熟使得成立新的出版物非常容易。例如,《新欧洲》是当地的出版商Archant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后第九天创办的盈利性出版物。这类出版物有效满足了世界范围内受众对某一话题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渴求。

2.4 消息应用和手机机器人

四个最大的消息应用的活跃用户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每个月,约有十亿人次使用Facebook Messenger。每天,Messenger和WhatsApp之间有近600亿条信息交换。

相比于开放、大型的系统,人们变得更倾向于在WhatsApp,Snapchat,Facebook Messenger这类更“在掌握之中”的软件。例如,WhatsApp的60%的用户与Facebook的用户相比更愿意分享照片。

不出意料的是,受访的出版商表示他们会更加密切关注此类平台。56%的受访者表示Facebook Messenger会成为今年他们的重点对象。53%的受访者表示WhatsApp会成为今年他们的重点对象。其他受关注的消息应用包括:Kik,Viber,Line,微信。

机器人是能够和用户交流的智能程序,它能够根据提示提供相应信息。有时候他们是人工操作的,有时候是电脑操作的,甚至是两者同时作用。聊天机器人能够提供最新资讯,预定出租,餐厅结帐,而不需要下载其他应用。

自从去年四月Facebook Messenger推出机器人应用以来,已经有超过3万种机器人在此平台上应用。其他类似Kik, Skype,Telegram,微信等平台上有更多种类的机器人。CNN,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卫报都在引领这个潮流。

2.5 成为操作系统的语音,以及音频的重生

随着争夺家庭数字生态系统的战争进入白热化,语音控制平台可能会在2017年进入大爆发。虽然它们可能会有些令人失望,不过类似于亚马逊的Alexa,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三星的Viv以及谷歌助手,都正在高速的进化中。亚马逊表示他们在2016年圣诞节期间就售出了相当于2015年全年销量9倍的语音控制产品——它们之中很多都是非常便宜的EchoDot(如下图)。Gartner预计,到2020年,30%的网络浏览量将由这类“无屏幕用户界面”(也就是所谓的“0-UI”)来完成。

这些平台并不会替代触控屏,但会在你的眼手忙于他事时为你打开一扇互联网之门。在做饭的过程中能够过一遍新闻头条,是将新闻带入人们生活的一个绝佳方式——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商业模式和叙事手段的全方位挑战。正如数字出版战略师Adam Tinworth所指出的:“环境计算——不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车上……扩展了计算的可能性。作为语音界面而言,机器学习以及机器人技术正开始融合为一体,我们有潜力创造出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不需要依靠屏幕的东西。”

在我们的数字领袖调查中,几乎三分之一(28%)的出版者向我们表示,他们计划于今年对语音助手做一些实验。赫芬顿邮报已经开发了一款基于Alexa的新闻简报应用,以及一款基于谷歌助手的新闻小测验游戏——而这只是开放给第三方整合的系统之一。“对于我们的消费者会如何与他们的设备交互并获取新闻,我们的认知才处于初始阶段,”赫芬顿邮报产品部主任Julia Beizer表示。

对于播客的影响

这类语音设备的在家庭中的普及,也将为近期播客、广播以及其他形式音频的复兴添油加柴。根据最近的一份调查,每月都会听取播客的美国听众去年增加了23%,已超过5000万人。这不仅对于当前的制作人是个利好,而且对于那些想要寻求推广机会的新人们而言也是个好消息。

·60DB聚合了短篇故事,新闻,运动,政治以及传统品牌和新晋品牌的商业信息。

2017年语音界还有一件激动人心的事,就是Facebook将和BBC、哈伯柯林斯(Harper Collins)以及一系列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布Facebook Live Audio(Facebook 音频直播)

使用通知来为音频直播召集听众的能力,在探索已经成为目前的一个显著问题的情况下,可能会改变音频直播的游戏规则。播客内容目前还没有达到与视频或新闻等同的活力,但是Facebook音频最终可能会成为一系列播客节目的新出路。Facebook将在2017年早些时候让直播音频更广泛的推广开来,如果成功的话,Twitter或其他企业的跟进指日可待。

特别预测

1.在2017年,随着200余款车型整合了Apple Car Play或Android Auto等车载系统,播客和有声书籍将在汽车市场迎来一次大爆发。这些服务支持无手操作首发信息,并拥有整合的地图服务,还伴随着传统的App方式来探索浩如烟海的音频内容。这些大型的移动播放器将会取代那些汽车厂商在车内预设的娱乐系统。

2.出版者将在针对博客的数据调研和广告投放上花费大量资源。可用的数据一直以来都很零散,但尼尔森(Nielsen)的新测量体系已经上线,瑞典的初创平台Acast正在打造更健壮的测量指标以及更新的商业模型,诸如用来帮助博客开发其不断增加的听众的“动态广告插入”(Dynamic Ad Insertion)。作为几个正在规划新焦点的媒体中,ESPN计划专注于一系列的体育音频档案,而纽约时报已建立了大量的博客团队,专注于新闻和评论。

3.商业场景中正在开始部署亚马逊Echo以及Google Home Speakers。酒店可能会成为第一批安装语音控制设备的商业机构,以便其客户能语音呼叫客房服务,更换电视频道,以及帮助找到电灯开关。

2.6 在线视频以及电视的未来

过去几年里,我们见证了网络视频的爆发,这次爆发的驱动力包括更高质量的手机摄像头,更好的网络连接,更便宜的云存储,以及在移动环境下创建和编辑视频的新工具。

Facebook,Snapchat以及其他应用都包含了以上工具,让几乎是素有人都能创作、打包、并向全球数百万人分享自己的视频。这一年来,随着诸如视频直播以及增强现实(AR)等方面的创新,Facebook、Twitter、Instagram以及Snapchat确实都已将视频内容作为其商业策略的核心。

而这导致了用户自制视频的一次爆发——仅Snapchat一家,随着移动端在全球成为了浏览在线视频的主要平台,在2016年就产生了大概80亿条视频。根据Zenith的数据,平均每个用户每日花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时间为19分钟——这个数字在2018年将会翻倍。

但这些新的发展同样会给专业内容的创造和分发带来机会。在视频广告维持强势地位的前提下,出版商们已创新出一系列的视频形式,包括社交网络视频,长视频,以及在他们自己的网站和App上才有的新闻扩展视频:

·BBC在其App内发布了一个新的垂直视频产品“Ten to Watch”

·Unilad和Lad Bible成为了Facebook上最成功的发布者,他们的视频每月播放有近70亿次

·Buzzfeed将其新闻团队和娱乐视频团队分开

·经济学人将其旗下的视频团队扩展至20名成员

·纽约时报发布了The Daily 360——在一年中每天推出一个沉浸式视频。

但是出品在线视频依旧是个充满风险并且昂贵的业务。正如我们在报告《在线视频的未来》(The Future of Online News Video (Kalogeropoulos et al., 2016),)中提出的,大多数的活动都发生在第三方平台,且盈利模式仍旧处于初期阶段。在视频内容并不显著,在形式上也不吸引人的网站以及App上,在线视频的增长则非常缓慢。提供视频的因特网正在改变数字内容的形式和风格,他们是文字内容的竞争者,但不会取代文字。甚至是BBC这样的网站,也只有十分之一的普通访客会使用到视频内容,虽然在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中,这个数字会翻倍。尽管如此,随着2017年各大出版商摩拳擦掌,视频内容对于大多数出版商而言都是一项大赌注。

在线视频的形式分类和展现手段通常繁杂的令人无所适从(直播、社交文字、方块、圆形、循环、GIF、360度全景、VR)。最终,这些将会被固化成数字视频的标准和框架,与此同时,在2017年,将会有创新,困惑以及一些失望。

特别预测:

1. Facebook Live 所带来的幻灭。在2017年保持目前的兴趣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注意力处于不断增长的溢出区间时,直播视频在传递信息方面有其内在的低效性。正如数字出版战略师Adam Tinworth指出的:“直播视频最终将会稳定成一种针对未知结果的情况的工具,并且足够成为那些想要实时更新的人们的情感投资。”直播的社交元素也很关键。Twitter Bloomberg大选辩论就是一次引人入胜的体验,因为其将直播图片和对话频道相结合。Twitter的新的NFL合作也可能是基于相同的原因。预计能看到Facebook的资金和资源会向运动和独占音乐方向倾斜,这两个领域都有被验证过的听众吸引及广告手段。而且这也是一个360度全景视频的一个优秀展台。Facebook在其直播业务中引进的新广告形式,恐怕难以弥补因向视频发布者支付奖励而造成的损失。

2. 短视频的供过于求导致广告溢价的跌落:短视频(压缩了叙事)在2017年将会无处不在。类似Wibbitz(自动从文字中创造视频)和SnappyTV(允许对电视节目进行重剪辑,并在多平台发布)的工具将极大地提供短视频供应量。广告溢价极有可能会下滑,而且这种短视频可能会或多或少被贬值。已经有一些视频发布者抱怨他们的短视频已经不再Newsfeed里排在靠前的位置了。

3. 基于特征的视频的新机遇:BuzzFeed和Vice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业务,帮助各个品牌将信息整合进视频中。随着营销预算开始向内容转移,可以预料其它发布商在2017年会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获利丰厚的基于特征的视频(Feature-based videos)上。CNN推出的Great Big Stories,就是一次试图通过鼓舞人心的实质性故事来抓住青少年听众的尝试。彭博社也有尝试过这种基于特征的长视频,比如Hello World,由《彭博商业周刊》科技记者Ashley Vance 主持的一档科技节目。该节目最终会被搬上电视,但它是由那些能够被分割并分享在Facebook,Youtube和Snapchat上的一些小分段组成的。经济学人将自己的视频覆盖面扩展到了非财经方面,比如旅行,社会事件,科技和文化。这些例子都有个共同之处,就是这些基于特性的内容使得它们比起传统新闻,更加适合赞助商或者广告。

4. 加了调整的视频自拍:2017年,随着平台战争的白热化,视频将会有更多的玩法。在收购了初创团队Masquerade后,Facebook正在试验一种新的大脑洞滤镜,让任何人都能在视频里加上明星脸,足球队旗等等。这项技术能够精准的跟中你的眼睛,鼻子以及头部,用来起用这些新加入的特效。Splash是一款允许用于用户创建360度全景视频的应用,这些全景视频可以在VR设备上观看。Bubbli则是一款免费照片应用,允许用户拍下球形照片,360度沉浸式照片,并配上音频,发布至社交网络。这些功能可能无法以一个单独应用的身份生存,但诸如SnapChat 之类的平台会在今年对这些技术和功能进行一些整合。

电视和网络视频的融合

在线视频的增长正在吞并我们花在传统电视上的时间。但同时这种趋势也给了专业,高质量的长视频一个被传播到任何一块屏幕上的机会。诸如亚马逊 The Grand Tour 之类的云端流媒体节目正开始像电视观众播放,与此同时,通过传统的网络点播来收看次节目的观众也有了数个百分点的增长。像Youtube,Vox以及Vevo等公司将自己的节目单公布给广告商,以让自己看起来更像电视台,而像NBC那样的传统电视公司,则在投资诸如Buzzfeed和Vox之类的网站。而这种无处不在的融合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什么?

1. 顶级内容将会更多的在大屏幕上呈现:在2017年,随着电视也能接入因特网,用移动端观看长视频的行为将会减少。点播服务的报告表明,随着智能电视App及Chromecast,Apple TV,Roku以及亚马逊Fire等小装置的普及,更多的内容将会在大屏幕上被观看。这些小装置已经走进了全美五分之一的家庭,而去年,其普及率才达到5%

2. 才华和权利的竞争将会热化:随着人们选择的增加,对于区别性内容的需求就越旺盛。杀手级节目和独占内容对于驱动新订阅和留住老用户非常关键。这就是为什么亚马逊据说为Jeremy Clarkson, James May 和 Richard Hammond支付了2.5亿美金,用以购买他们制作的36集汽车节目。这个数字如果没错的话,那就基本和BBC一年里为其所有创意付出的金钱一样多了。而体育竞赛的转播权的代价将随着电信提供商和社交媒体的入局迎来进一步膨胀。我们将会看到更普遍的多家媒体共同合购某赛事转播权的情况,因为它的花费已经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单独承受的起的了(比如最近BBC和Discovery频道在伦敦奥运会赛事转播权上达成的协议)

3. 新闻公告板将会失去观众,必须寻找新的途径来迎合年轻一代:旗舰新闻公告板正在费尽力气试图和习惯了碎片化阅读的年轻一代保持关系。本机构的《数字新闻报告》(Digital News Report (Newman et al., 2016))表明在英法两国,新闻公告板在两年内失去了20%的35岁以下读者。在社交媒体的压力下,24小时新闻频道也面临着压力,社交媒体能更快的传达突发新闻的关键讯息。而这对于那些面向全体网民的公共电台而言尤其是各问题。作为应对,日本的国家广播电台NHK正在Facebook上制作一分钟市场的纪录片,BBC也在Instagram上推送各种15~30秒的视频。新开的24小时新闻频道France Info,通过引进一些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形式比如“画出我的新闻”(draw my news)获得了一些成功。新媒体编辑Julien Pain说道,“我们常常会将幽默和新闻两个元素混搭,如果年轻人没找到乐子,他们就不会将你作为一名老师。”该频道观众的平均年龄是法国其它电视台(60岁)的一半。

4. 为电视制定的新的跨平台指标:媒体版图越来越复杂,在平台独立的条件下统计的电视收视就越来越重要。在英国,今年有望看到Dovetail项目的出台,该项目由将结合传统的基于面板的测量,以及新的来自于主要电台的分析标签。最终,该指标将会提供一副图景,详细描绘新闻内容在跨设备种类,及观众年龄的收视情况。

2.7 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

这些技术仍旧处于发展初期,但是很多人相信他们在娱乐,教育以及商业上有着巨大的潜力。有预计称到2020年将会售出3000万台此类设备并产生210亿美元的收入。

被广泛宣传过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在2016年震撼了市场,但除了游戏玩家外,并没有多少人会为如此昂贵的眼镜买单。大多数主流的VR体验基本都来自于更加廉价的可安放手机的面罩,比如Google Cardboard或者Galaxy Gear VR头戴设备。

虽然仍旧有人怀疑这类沉浸式眼镜会否仅仅成为一个小众产品,Facebook,三星和Google的大力投入,对于VR体验的普及和品台的搭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由此而言,Google 的Daydream头戴VR设备在2017年可能会成为规则改变者,将最高端的VR特性以低廉的价格($79/?70)带到任何一台兼容的Android手机上。有着来自HBO,Netflix和纽约时报的内容的撑腰,Daydream携自己的应用商店加入了VR平台的大战中。

距这些VR生态系统取得发展,还需要一段时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款手机支持Daydream,而且可用的VR内容也不多,但随着各大重量级选手的加入,这种现状有望得到改变。

随着2016年各大VR设备首发热潮的减退,目前关键的为题就聚焦在了这些平台将如何演进,以及我们能用这些设备做些什么上。那些对游戏不感兴趣的用户需要一个具有足够说服力的动机,来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一些内容上,不论它们是360度的视频游览,新闻,体育赛事,或者是正在由Facebook打造的沉浸式社交世界。有些人认为今年将会看到VR开始由一种猎奇体验转变成一种更实用的东西。另一些人则表示完全沉浸式的使用案例永远都是少数,未来将属于对现实的数字化增强而不是完全的取代。

AR之年?

2017年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苹果会否以另一种方式推出自己的头戴设备或者应用商店,来加入VR平台大战。苹果提交了多个头戴显示设备的专利。早在2008年,就有包含Oculus和Magic Leap前雇员在内的上百人在这些研究这类技术。

在Tim Cook谈及VR的“有趣应用”时,他看起来更加相信AR最终会发展的更为壮硕,因为它可以让用户处于“现实场景”的条件下使用这类技术。在谷歌眼镜未被社会大众所接纳后,精灵宝可梦GO(Pokemon Go)在2016年大获成功,在现实地点中加入动画角色,刺激了智能手机和手表的覆盖热情。苹果的头戴设备在今年可能不会推出,但至少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在软件方面的创新,比如在IOS上提供的增强现实地图服务。

关于苹果发展方向的另外一条线索,即在苹果新发布的iPhone7 plus上有两个摄像头。最终,双摄像头的配置将会成为iPhone标配并使可以3D映射任何人或空间。这项技术可应用额范围包括购物,房地产,室内设计或者非常有趣的FaceTime面具。

增强现实同样包含声音。苹果新推出的Airpods将Siri带入了你的耳朵,这项创新具有的潜力,包括用语音向你描述周围的世界。

AR/MR头戴式设备及眼镜同样会在2017年成型,微软的Hololens可能会在2017年末投入商业应用。而各大厂商也将推出自己的设备应战。MagicLeap大力宣传的原型机可能会在2017年露出庐山真面目,但其高昂的售价可能会吓退不少消费者。正如Facebook的CEO Mark Zuckerberg指出,在随着AR特性首次成为主流,智能手机很可能会成为AR内容的消费设备。

AR以及VR在新闻行业的前景?

所有额平台都需要具有吸引力的内容,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仅仅是对现有内容的简单重制。VR有其的昂贵且独特。纽约时报,在VR内容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并将VR看做引发共鸣的一个有力途径。“它可以让作为观众的你和影片中的事件或人物产生连接感,因为你感觉到你正身临其境。”负责VR内容的编辑Jake Silverstein说道。大多数出版者都在实验一项故事叙述的新工具。诸如ABC以及英国的Sky News等传统电视台仍在使用记者为中心的叙事手法,然而其他一些媒体则开始实验以角色为中心的新手段。BBC和奥斯卡奖得住Aardman动画公司合作,将一个叙利亚家族登上前往希腊的船的故事改变成了VR体验,除此之外,他们还在他们的网站上发布了更多的VR叙事内容。

卫报创立了一个VR工作室,有一个包含了横跨记者、设计师、项目经理和商务主任的多功能团队,他们取得了一个授权来探索第一人称的故事叙述,该项目可以让用户们通过安放在一个囚犯鞋上的摄像机,感受牢狱生活。慈善机构也在寻求能激发人们共鸣的方法,而公共信息部门也是VR的早期探索者之一。英国国家自闭症协会在2016年制作了一款VR影片来向人们展示自闭症患者的真实生活,英国阿兹海默症研究机构也做过同样的事情,让用户们通过一名精神错乱患者的鞋来感受他们的生活。

在2017年,大平台预计将会投入资金成立更多的VR新闻工作室用以刺激市场,即便只有少数几个巨头品牌可能会这么做。其他方面,新兴智能手机应用会让360度全景视频的制作变得更加容易与快捷,全沉浸式的体验可以委托一些自由职业者在几周甚至几天内完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噜咖VR播放器下载噜咖VR(专注游戏类VR视频)下载v2.5.0《噜咖VR》是一款vr播放器,界面简约优雅,操作方便,用户只需佩戴上vr眼镜,就可进入奇妙的虚拟3D世界,感受新颖独特的全新视觉交互体验。软件还支持微信登陆噢!赶紧下载吧! 【应用功能】 噜咖VR是国内首个专注游戏类VR视频的社区,现提供守望先锋、CSGO、DOTA 2、英雄联盟、我的世界等热门游戏以及泛娱乐类的VR视频观看jvzquC41o0;69@3eqo5e1:9;958
1.雷火剑新番游戏达人2在线观看《VR游戏达人》动漫在线观看当VR眼镜的蓝光在深夜的出租屋内亮起,藤宫凛按下启动键的瞬间,现实世界那个总缩在图书馆角落、用课本遮住脸庞的理工生,在虚拟世界里化身为掌控浮空城的"GameMaster"。雷火剑用《游戏达人》这部作品,构建了一个充满赛博朋克美学的VR宇宙,将"现实社恐"与"虚拟大神"的双重身份碰撞,演绎成一场关于自我认知的哲学实验jvzquC41yy}/lrfpuj{/exr1r1;gg:6:7:g5c<
2.C视频·大运村的“young”气生活丨戴上VR眼镜,运动员们体验巴适游戏来自立陶宛的多曼塔斯是一名赛艇运动员。在大运村的游戏空间,他刚刚戴上VR眼镜,感受了5D飞船影院项目。 游戏空间是专门提供给运动员释放压力的地方。“运动员们也很喜欢这些项目,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项目更是他们的最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通过5G通信技术、VR技术及AI体感技术的结合应用,为运动员们带来更真实的jvzquC41edmd0|hqn0ipo7hp1pkxu89564<56
3.让人惊叫连连的VR游戏爆火,不限年龄谁都能玩?“我不会让孩子玩恐怖的项目,其他的偶尔体验一下就行了。”市民唐先生说,一些VR游戏过于恐怖、刺激,并不适合儿童,他担心经常玩此类游戏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南宁明秀东路一商场内,一VR体验场所播放着有恐怖元素的宣传视频。 除了内容“惊心动魄”以外,VR眼镜经常是上一位体验者用完,直接就给下一jvzquC41yy}/ppd0eun0ls1pg}t1;54416619;1tcthtns/lkthlrfq/nobpuncp/\S/‚twzk3ccxmwq/hvzrfp/pobpunpi/jvpnsi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