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的分水岭,眼镜原生应用会是这样的体验

元宇宙时代,人们应该怎么协同?在众说纷纭的今天,Facebook和微软都公布了他们对此概念的设想。微软创始人盖茨近日在微博中预测,随着疫情常态化的趋势下,一个有数字化身的3D空间,将承载未来两至三年内,虚拟会议的需求。

Rokid提供了继传统的远程协同软件、全虚拟的VR协同之外的第三种协同可能——MSpace。一个实现人、数字空间和真实空间融合交互的应用,并即将在Rokid Air的store中开放下载。

MSpace为何是AR协同而不是VR协同

不少体验过VR的小伙伴,戴着头器1小时左右就会产生压力感、负重感、眩晕等体感不适。 MSpace选择让人们在熟悉且更有安全感的现实环境中,创新融入“人与环境”、“真实人与虚拟人”的交互,并打造轻便舒适的协作体验。

无需担心“完全的陌生感”

对于一个还未体验过VR的与会者来说,要从现实中剥离,完全沉浸到一个虚拟世界,往往需要经历一番心理建设,也难以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在VR世界里,人们会担心,完全的沉浸,是否会增加现实世界的不确定风险……

在MSpace里,与会者还是基于现实环境所见所闻进行交互,在现实空间中叠加新的空间交互。因为可见、可控,安全感会被最大限度保留,从而与会者能把注意力更集中在工作上。

无需挑战生理体感极限

远程协同场景下的单次交互时间往往较长,体验舒适性就显得尤为重要。VR设备长时间强大的震撼体验往往让不少敏感用户感觉到眩晕,甚至有用户定义了半小时为“眩晕适应期”一说。

Rokid打造的MSpace功能可以在公司消费级眼镜Rokid Air上进行使用,只需要一副耳机的价格,就可以拥有一个AR远端协同功能。

此外,Rokid Air仅重83克,可兼顾长期佩戴的舒适度;就像佩戴一副时尚墨镜,亦可以洞察真实世界的一举一动。

技术门槛更高:空间定位及环境协同

在VR远程协同场景中,所有与会者都是采用虚拟人的形象;但Rokid主张,AR是要解决人、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三者之间的融合交互问题。所以在MSpace里,只有在不同物理空间的人才启用“虚拟人”,并且虚拟人,也需要和真实世界进行结合和互动:

虚拟人的物理空间判断 在MSpace里,首先要区分与会者是否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默认是在不同物理空间中的人,才会显示虚拟人的形象。而如何判断人是否在同一个物理空间是MSpace突破的一个重要空间技术难题。

虚拟人的位置判断 在MSpace里,虚拟人和真实世界中人的位置会进行区分,虚拟人不会遮挡真实世界中的人。如何识别现实环境,并且能够区分环境中的人位置是MSpace突破的第二个重要空间技术难题。

协同的3D物体公私有属性判定 会议室的物体元素都会添加到与会者的真实世界中,你可以看到虚拟的物体在真实世界中出现,并且物体分为私有和公有属性。 私有属性的物体,所有的操作,只会体现在你的真实世界中;公有属性的物体,相关的操作,都会在协同的空间进行同步,从而让不同地点的人,可以相互进行协作。

创新的多场景协同体验

实时动作追踪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话说、做“小动作”,都将在虚拟世界中被实时追踪和再现。如果你转头看同事,你的视野也会随着平移;如果你在会议期间,和邻座的同事窃窃私语,请小心,那你的虚拟化身,也会在会议室里“开小差”。

高度还原的“声场距离体验”

为了无限逼近自然世界的感官交互体验,MSpace提供了“声场距离体验”,即声源将根据空间内各虚拟人的位置进行定位发出。

工业生产:更紧密的协同体验

在工业生产领域,不同部门之间可以基于同一协同场景进行产品规划、设计、模拟等复杂的工作。即使是远端的专家,也可以随时接进MSpace,为研发、生产、后端市场提供手把手的指导。

游戏社交:体验“虚拟分身”的现实穿梭感

在社交领域,你可以尝试:让远在国外的朋友立刻“出现”在你的家中,一起唱K;让远在老家的父母立刻“出现”在你的厨房,手把手指导你怎样做一道醋鱼;你可以随时喊上队友,一起打几盘游戏……

未来:开放标准能力,共建MSpace生态

未来,Rokid会将虚拟人,空间协同等让AR开发者望而却步的技术难题,通过SDK的方式提供给行业所有开发者,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AR空间协同应用,与Rokid共创MSpace生态。

此外,Rokid还会提供一整套内容创作平台,让内容创作者可以灵活快速地构建AR内容:3D空间的任何3D物体,如虚拟人的衣服和脸,以及宠物,音乐,模型等你能想到虚拟世界可能遇到的一切。

当这一切发生的时候,你可以在MSpace办公,娱乐,重逢老朋友甚至遇见新朋友,这就是MSpace!

THE END
0.Ai、AR、VR眼镜的区别和未来的一些想法一、核心区别1.AI眼镜:外观接Ai、AR、VR眼镜的区别和未来的一些想法 一、核心区别 1. AI眼镜:外观接近传统眼镜,重量轻,价格相对其他两个低(部分型号降至千元内),技术上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通过语音交互、实时翻译、物体识别等功能辅助日常生活,通常不依赖视觉显示模块,(这也是ai眼镜价格较其他两个人低的根本原因)。主要强调实用性与便捷jvzquC41zwkrk~3eqo54798689<9288487<8:@7
1.VR眼镜和AR眼镜的区别XiaoNiuFeiTianVR眼镜是纯虚拟的世界建模,不结合现实世界。(VR一体机和手机VR眼镜是不同的,不只是是不是以手机为载体播放器的问题,而是它们结构上也有很大的区别;另外还有一点就是电脑端VR,这个主要是游戏:https://www.vrzy.com/vr/102594.html) AR眼镜是结合了现实世界扫描和虚拟物体的。(这个目前还不成熟,只有微软的Hololens和谷歌jvzquC41yy}/ewgnqiy/exr14269pvo1r1714@79664ivvq
2.效果惊艳的BB类AR眼镜,为什么不能用作导航?自从BB类的AR眼镜出来后,其高画质、高分辨率以及便携性确实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随着Station类便携终端的发布,也确实在移动影音、游戏、办公等场景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不少用户和厂商试图尝试将 …jvzquC41yy}/ck{t586/exr1c1773@7
3.傻傻分不清?简谈现阶段VR和AR的区别——外形区别——— 上图左侧统一为VR设备,右侧统一为AR设备,6个产品都是它们本身所在领域的代表之作。在上述三组对比中,我们能明显发现VR设备的整体体积都要大上一些,与其称之为VR眼镜不如叫做VR头盔更贴切。而AR产品就要精致小巧的多,整体外形也保持在眼镜大小,除了都配备透明镜片以外,也会配备摄像头。 ——jvzquC41oqhjnn373ezp0lto1xxbt6;7:7870qyo
4.增强现实(AR)与虚拟现实(VR)有啥区别?虚拟现实(VR)是通过完全将用户置于虚拟环境中,使其沉浸在一个虚拟的数字世界中,用户在VR中无法看到现实世界,感觉就像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上的区别是AR的体验发生在现实世界中,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AR眼镜等设备呈现虚拟元素。VR的体验是完全虚拟的,用户通过头戴式VR设备(如VR头盔)进入虚拟世界。交互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62;;>81cxuklqg1fkucrqu1392:=8256